上海印象(二)

今天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了大一刚开学时写的一点东西,大概有四五千字吧,原来我还是动笔了的.. 当时主要就是想在Space上报告一下情况,因为当时我开学是最晚的,在网上一直在看别人的感受,早就心里痒痒了,所以很想也把自己的情况报告一下。

闲话少叙,这节就拣几个当时写的例子来写写吧。

【食】
上海餐饮有两个特点全国闻名,一是量小,二是味甜。来上海一个月之内,我就对这两点烂熟于心。

刚来这里的时候,一个人大附中的学长把我叫到他的宿舍,给我传授上大学的经验;其中说到食堂的时候他提到“这里吃饭比人大附中要便宜”。可当我揣着这句话来到食堂的时候,发现到底还是实践出真知——完全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没错,当你点同样是两个菜、同样是一荤一素的时候,这里的价格的确比人大附中的价格要
便宜一些;但是,请注意,这个事实是在菜量和饭量都缩水30%到40%的时候成立的!而当你为了填饱肚子重又添菜加饭的话,你会发现,最后你实际花的钱要比在人大附中吃饭时多好多。

而这直接造成的结果是,来这里的前几个月我几乎没有吃饱过(主要是习惯点两个菜了..而且不能每次都点三个菜再加饭吧.. 吃不起啊),有的时候因为菜不够我只能就着菜汤把米饭吃完;然后后来我的胃大概就变小了,开始渐渐适应了上海的菜量供应..

这个问题(显然)不只限于学校食堂,我在校外好多不同的地方吃过了,那菜量都是很小。最崩溃的是当我抱着极大希望走进东北菜馆的时候,发现连东北菜馆也入乡随俗了.. 要知道北京的东北菜馆都是以菜量大闻名的啊..

其实在一所大学的食堂里,为了照顾全国各地的学生,炒菜的风味已经很大众化了,并没有什么上海特色。但为什么我还是能体会到“甜”呢?很简单,喝粥。

我之前从来没喝过甜的粥。家里的粥什么都不放,高中的粥会放些盐,但我就是没喝过加糖的粥。

记得第一次去食堂吃早饭时,喝到加糖的粥,当时应该是很惊讶的吧.. 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毕竟甜的东西谁都爱吃。可如果让我煮粥的话,我即使加东西也一定是盐.. 一定..
(后来有朋友也说过,在上海住宾馆时早点提供的粥是甜的,这说明学校的甜粥不是个例.)

再说说饮食结构。仅就食堂的层面讲,上海的蔬菜种类比较匮乏,或者另一种情况是上海只喜欢把一小部分蔬菜炒着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三年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找不到菜吃。每次都很容易能找到一个荤菜,然后死活找不到一个素菜搭配;即使有蔬菜,也是那屈指可数的几种菜中的一个,吃久了之后再看到它除了想吐没别的反应.. 我在交大的5个食堂流窜着吃,可这个问题依然严峻。

食堂最出名的菜是一种叫“青菜”的菜——上海这边管绿色的蔬菜统一叫“青菜”,所以我至今不知道那个菜的确切名称。这三年里,不管在哪个食堂,这个菜的出镜率最高,感觉其地位直逼北京冬天的大白菜,唯一的不同是大白菜我天天吃还是喜欢吃,这个青菜我早就敬而远之如避瘟神了…

(ps.顺便提一下菜的叫法问题。每次我点“鸡蛋西红柿”的时候都会很心虚,因为在上海这个菜叫“番茄炒蛋”,并且其中的“炒”字读作“草”。类似的例子还有,黑龙江的同学管西红柿叫柿子。更多的例子一时想不起来。实际上,现在我说话时对于词汇的选择很小心,尽量说普通话,说北京方言别人听不懂再解释,这个过程实
在是很麻烦.)

在上海,“涮羊肉”也另有叫法,称为“涮锅”或者“火锅”等。很明显,涮肉不是主要目的,他们吃“火锅”的时候主要是凭借火锅这个载体,往里面放一切能放的东西..
正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了“贡丸”这种东西,当一个上海的学姐知道我之前没听说过贡丸的时候,显得特别惊讶:“你们吃火锅都不吃贡丸的么?”

“不吃的.. 主要是吃羊肉.”

不过以此为蓝本发展出来的所谓“关东煮”确实不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我们夜宵的第一选择,就是太贵了.. 据在复旦卧底的张帆报告,复旦的关东煮也是卖得红红火火,颇受欢迎。

最后要说的是面条。我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上海不喜欢吃面。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他们做不好。(当然,这个因果倒置一下也讲得通- -)

我最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这个:有一次我在食堂点了一碗“西红柿面”,等面做好端给我之后我石化了,碗里是干净透澈的清汤挂面,然后在面的上面突兀地摆着几片西红柿。。。这真的能吃么?看着食堂师傅坚定的眼神,确认了今天不是4月1号,我缓缓地把这碗面拿到了我的位子上,开吃。。。

——如果不是我要吐了,我一定会把那碗面吃完的。从小我可从没浪费过粮食啊… 这方面的家教还是挺严的。

要我打个比方么?好比你买了包方便面,打开之后却发现没有调料包,只有蔬菜包.. 你手头只有一点醋. 然后你还要把它吃下去..

从那以后,除非我非常确信这家店不是上海人开的,其他情况下我对任何种类的面条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