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 on Photography

题目其实有问题。以前拿手机照相,只能叫“记录”;现在拿卡片机照相,可以叫“照相”;如果用上单反或者准单反,那才能叫“摄影”。

不过不管怎么说,自从2月13日可以照相以来,还是有一些体会的。

无限重复

最早的感触来自我的一些习惯性兴奋点,我发现我总是喜欢照一些具有“无限重复”特征的,看上去很有纵深感的景物。比如:

这样一排的自行车:

这样一排的旗杆:

或者这样取很小的角度拍一段很长的建筑物:

我发现每次当我见到类似的景物时都会忍不住想去拍,哪怕那是再普通不过的景物,比如一排普普通通的护栏,一堵长长的砖墙等,然后就开始刻意去扳——因为确实有许多拍出来是没什么价值的。这样的纵深感固然感觉好,但却太过刻意太过死板,偶尔为之尚能让人眼前一亮,若泛滥则毫无美感可言,只剩矫揉与造作之嫌。我对这种倾向的自我评价是三个字:“反自然”,因为自然界中很少有这样严格无限重复的景致,自然界之美在于随机与变化。而我偏偏对重复感兴趣,不愧是现代人类一只。

大块纯色

然后后来我又发现了自己的第二个特点:喜欢照大块的纯色。比如:

苏州,拙政园:

苏州,虎丘山顶:

苏州,狮子林:

这是在苏州玩的两天里照的照片中的3张,可以看到3张的构想都是同样风格的。我很明显地发现我总是拿镜头往屋檐那里瞄,好像周围游客很少有照屋檐的=。= 在BBS也有网友回复说“视角很独特的苏州园林”……当然,也正赶上那两天阳光都很赞,天蓝得让人感动,要不我可能不会总想着照蓝天了吧。

偏角构图

接着我又发现其实我就是喜欢这样有一个景物占个角、其他部分放空的构图,不光自己喜欢这么照,看到别人有类似的作品也会很兴奋。比如前几天在BBS的海南板看到他们在爆桌面,我偶然看到了这张:

我立刻就被点燃了,一个“跪求原图”就回了上去。。。结果现在我和这张图的拍摄者莫少已经在校内加为好友了,哈~很喜欢他的摄影~在这里http://www.flickr.com/photos/mervynmo/

有关虚焦

然后想说的是设备问题。之前我很喜欢虚焦的效果,以为买了相机就能实现那种效果的,结果果然还是得有好的参数才能达到,我这小卡片只能在5cm的范围内实现虚焦,比如:

在我刚确认这台相机没法实现普遍意义上的虚焦时,还有点郁闷,但后来也就释然了,因为看了好多单反的片子,纯粹就是仗着性能好,每张都是虚焦效果。本来以为这是多么高深的技术,却发现是如此滥俗的效果,唉,罢。

有关选景

今天上午在校内看了一个叫mc的同学拍的照片,100张从头一口气看到尾,居然一点都不嫌多,还想接着看下去。她的照片给了我许多灵感,让我想了很多。我以前拍照时总是刻意忽略一些“看不出特色”的景物,我们来看下面几张:



这三张里(这就是从mc相册里选的),只有第三张我“有可能”会拍,其他两张我会觉得,“这也看不出是在哪里啊,恨不得在家里都能摆出这样的静物,有什么拍的必要呢?”但是在用心看完mc的这组照片过后,我真的有点被感动了,她用相机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体味生活的瞬间,诠释了什么叫做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拍照时,真的不应该那么的“功利”,倘若是美好的景物,纵然看不出什么“地方特色”,只要能给人艺术的美感,又何妨一照?这也许不是可以拿来展示的作品,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味道。

也许她看不到,不过我还是要感谢mc,谢谢你~

行文至此,抬表观瞧,竟已近卯时。遂收笔,下面的时间,是众看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