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局下半

2018年4月底,我写过一篇《人生の十字路》,分析了当时遇到的问题。实在是没想到,到了现在这个岁数还需要来一次。

细数起来,这个系列的文章,我写过——

日期 题目 结论
2013 已佚 要进行自身的提升?
2015.7 那些 女孩教我的事 否定了很多最基本的错误,总结对我来说合适的大概应该是:一个真心欣赏你的人;一个至少在和你说话时自带话题的女性;一个在不会强势也不会弱势的朋友。
2016.8 Basic Loveology 比起邂逅,养成/磨合路线更加靠谱
2017 Learn from the Past 比起“提升个人魅力”,更合理的可能是找“能让我做自己的”人,只要能自在发挥就OK。
2018.4 人生の十字路 在长期的关系中,“吸引力”可能是那个足以支持度过漫长人生的关键。
2018.5 Two Story Town “新鲜感”来自于两个势均力敌的个体,而势均力敌的定义是“(各自)有自己的关注、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积累”。
2019.4 Remember the Pain 不能指望自己喜欢的人恰好喜欢自己,得提升自信和表达能力。
2020.8 ソウルメイト 自我说服去努力建立能持续产生共鸣的圈子。

我也实在是没想到这个事儿会如此的艰难,真心希望这是最后一篇了。
而且我也发现,我差不多在之前的这些文章里已经差不多把要说的东西都说完了……

2018年时,我找到的症结是两个人没有处在势均力敌的位置上:

所谓“吸引力”是个笼统的答案,我又仔细想了一下,大概用“势均力敌”是个更好的概括。

……

在这期间,我似乎说过几次有关“新鲜感”的话题。最开始,我自己都以为这代表着恋爱最开始的那段激情期,但我现在觉得,所谓>新鲜感完全不止这么狭隘。

什么是新鲜感呢,新鲜感是一种出乎意料,是对方可以带给你超出你认知的信息,是两个人的互补或思想上的冲撞,甚至仅仅是古灵精怪就可以——谁不喜欢周冬雨呢,谁又不喜欢papi酱呢。

而这种新鲜感,一定来自于两个势均力敌的个体。假使一方心理上先是怯了,一定是自顾不暇,或者羞于表述,很难说去带来什么新的东西。

《Two Story Town》

于是当时我的想法是,只要能“势均力敌”,就能成:

历史上比较好的交流,大概是zy同学——有自己的关注,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积累。

《Two Story Town》

只要一个“有自己的关注,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积累”的、足够聪明的人,恰好也喜欢自己,那就一定能磨合出来,当时我对此深信不疑。

是的,我自认找到了通达理想状态的所有拼图板块,所以我不着急,就差缘分了。

这就引出了2019年春天时的那些状态(见前文),以及2019年夏天的“八月大逆转”(日:八月の大逆転)。尤其是后面的转折,导致我更加觉得后面也一定会奇迹般地赶上这适龄岁数的九局下半打出一记精彩的本垒打大逆转。
不就是磨合运转起来么,如果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有什么难的呢?

事实证明,实在是太tm难了。

去年年底我翻看了那年九月份从日本回来后第一次再见面那天的日记:

然后才想起,早在2020年8月的那篇文章之前一年时,我就已经在说“Common Grounds”的问题了。

但培养共同圈子这事其实也只是试图从表面接近而已(虽然最终连表面功夫都没),真正能持续的其实依然是2018年那篇文章的论述。我发现我后面只是不断地忘掉之前已经表达过然后再次论述一遍:

我对亲密关系的核心诉求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它应该可以构成一个正向循环。

在日常的互动中,应该是能够自然而然更喜欢对方的。它可以包括:灵光一现的点子,随口一说的梗,向你安利的好东西,以及其他任何能够让你欣赏的事情。对于这种正向循环(『默契』『Soulmate』分别是它的子集?),我之前有个极其朴素的想法,就是只要找个足够聪明的人,它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因为,它对我而言没什么难的。

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已经30岁的人的想法,对不对?

《Fin》

所以,当我刚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不work的时候,我随即意识到另一件事,就是如果它真的是无法被培养出来的话,那它就完全取决于遇见与否——这岂不就太难了么……按这个世界的结婚率来讲,它应该没有这么难才对啊。

我在“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过高”这件事上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自我审视,到最后也没有个结果;还是最后下决心和朋友打了电话求助后才彻底停止。

书名:《亲密关系》。“关系低于自己所期望的,但没有替代关系。”

为写这篇文章,我又翻看了一遍之前的那些文章,扫到了之前川老师的一条留言:

至于婚姻,好像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觉得是个港湾之类的,即:再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这时只是需要一个(通过之前相处证明)善良可靠、有一起对抗风雨的能力的人,在身边用最简单的方式照顾你的人。但从反面讲,互相看不爽是日常,落难扶助是偶发事件。

ソウルメイト

确实,我在前一阵身体不好的时候也略有这个体会。问题在于:这种近似于期货式契约关系的相处模式是不是得俩人从一开始起就有这个认知?要是最开始本来不是这个预期,后面却每况愈下,这对谁都不好受啊。我属于比较能够换位思考的,所以终日处于自己完全知道应该怎么做,却眼睁睁地做不到/不想做的焦虑中,这就是我在之前状态中提到的“知行合一”问题。

于是就到了现在。
现在想起来,这些经验的积累从2013年开始实在是有点晚,如果从2009或更早开始,现在也能自如得多……
不过也没办法了,只能再往前走。

33岁九局下半 / 我把帽子反戴 / 还在期待逆转。

资料:
《那些女孩教我的事》《Basic Loveology》《Remember the Pain》《ソウルメイト》等篇收录于本站;
《Learn from the Past.》见于微博文章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68907496430298
《人生の十字路》、《Two Story Town》收录于豆瓣
https://www.douban.com/people/zshowing/notes

HOW I MET YOUR MOTHER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