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 - 2020年11月
8月3日
晚上跟几个朋友聚会,得知一个哥们前一阵跟相处了三年多的女友分手了。他跟我们讲两人最后相处基本上没话可说了,平淡得可怕,姑娘刚24,还没“接受生活的本质”决定离开。然后我们讨论半天结论是要不尽量培养可持续的共同话题(比如爱好),要不只有生孩子了……(在场的另一个哥们即是完全没恋爱直接从相亲到意外怀孕然后就领证了……)
8月3日
复习面试相关知识点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形态上细碎、庞杂、盘根错节,数量上又无比巨大,就像一团完全搅乱的毛线球,只是大小是以光年计的。
每一篇新的面经都是对这团毛线球体积的最新贡献。
妈的,能不能想到一种聪明的方法来把这团mess整理清楚呢?
8月3日
回顾了一遍自己在2016年从头重写了当时公司的一款app之后写的blog,感叹自己确实真的太喜欢一个人打磨小而美的东西了……又喜欢又能做得好,which与现在通行的公司体制背道而驰……
8月6日
从小读到的科幻小说都把互联网视为人类最后的自由地,大师们写了太多黑客在赛博空间里纵横捭阖的故事。如今一堵堵墙从各国/经济体的边界生长出来,我们再去看那些基调本已颇为灰色的赛博朋克小说,竟恰如冷战时的科幻迷审视之前的黄金时代科幻一样,感叹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信心。
8月6日
听《忽左忽右》EP98讲十九世纪的历史,有句话印象很深。当时的人们见证了在之前的100年里人们借信仰之名干了太多惨无人道的暴行,塔列朗说:“我最怕有人出来谈崇高了,他们不是想要我们的钱,就是想要我们的命”。节目里说之后几十年人们迅速好了伤疤忘了疼,以输出理性为目的干了当年输出信仰一模一样的事儿。于是我想,到了二十世纪以至现在,输出的变成了意识形态,本质真是不断的重复啊……
8月8日
现在的面试真是太内卷了,两年前已有这个趋势,但还不完全是这样。除了少数有气质的公司,大部分一面面试官问的都是一系列事实上的“标准面试题库”,你的回答不取决于之前的项目经验,而是有没有把这一系列问题好好背诵——我开玩笑说,都快成相声的贯口了。回头真想真的写一段面试贯口《报知识点》表演出来,讽刺一下这种现状。
8月15日
去年在北京东郊殡仪馆送走了一个高中同学,今天来送奶奶。
感觉熟悉的人逝去,构成自己存在的一部分(记忆)也随之逝去了。
上次就隐约有这个感觉,这次更明确:与逝者相关的记忆有相当一部分从此在宇宙中只存在于我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寂寞感。并且可以推论,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状况会越来越多,导致先是童年,然后是青年,最后是壮年,人生会依次出现越来越多的孔洞,如果活得够长,必然到某一年龄时人生大部分的经历都已无人见证。
8月20日
之前看别人简历的时候就奇怪为什么好多人把这种破知识点单列出来一大堆,简直成了一种简历范式;直到刚才的面试官问我简历里为什么没有,我才知道,原来一个默认的面试范式是面试官照着简历中该段落提到的内容挨个问下去……本来背贯口已经够神奇的了,这又进一步突破了我对“考试”这件事的认知——合着连考试范围都是自己划的?
8月22日
每年这个季节都因不想辜负北京最好的时节又不知该去哪儿而焦虑。
8月23日
又要开始工作了,最近几天就在想,这次gap除了最开始在家补剧和游戏,以及去日本玩的一个月,后面的时间过得还是挺拧巴的——每当想要不趁着有机会再出去遛遛,都被某种无形的压力挡了下来。刚才随手点开了「得意忘形」ep38来听,然后听到一句“我们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终究是因为我们不觉得自己配得上过那种生活”,这一段真是说到心里去了,完全一样的心理。
8月24日
少年时读《计算中的上帝》,有一段论述人类不存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谈及男主与妻子结婚「只是在当时能碰到的合适的女性中选了最中意的」,当时觉得这段完全在扯淡,怎么可能呢?怎么会有人止步于局部最优而不去寻找全局最优呢?
但是这个例子却在心里一直记着,因为它隐含的意味太让人沮丧了。
直到最近几年,我才越来越体会到这个例子的真实性——拜人类短暂的寿命所赐,越来越多的朋友真的止步于局部最优。
虽然这算不算否定了自由意志尚存疑问,但整件事在不同年龄段有如此不同的体会还是挺有趣的。
2020-08-28 01:29:41
为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即使这个点写完了一个紧急需求也不在群里发“写完了”。把代码提了就好。
对Decent确实还是有点追求的
8月29日
不知道我家算不算特例,我家人给我的“关心”是负资产。多年以来我一直追求的完美的生活状态里一定有这么一条:再也没有能让我爸指点我的事情。其他人遇到事情之后会找家里人说,我基本上都是一方面要自己考虑这么解决,一方面要花心思应对家人那边的指责压力。
8月29日
我穿机核这一季的新tee晃荡了半个月都没有反馈,只有今天Matrix这场我前面一排的哥们儿一看我就脱口而出:“机核儿的衣服!”
科幻迷才是亲人!
8月29日
入职的第一天看wiki时就想吐槽八百多遍“张力”这个词,其他的互联网词汇多少还一目了然,这属于发明了个词反而更说不清楚了,每当看到这个词我都会产生巨大的张力
9月3日
每年秋天都会想找个不会错过北京这种天色的咖啡厅干活,今年真的有了机会,准备一天试(至少)一家店。
首先排除今天这家店
9月3日 22:50:27
大家好,赶工无聊,有聊天可留言,必答。
@迷路学姐:好惨 过了快俩小时都没人留言
9月6日
9月7日
我觉得”Soulmate”这个词在生活中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替代词语是”Intellectual Counterpart”。不知道这个词组是不是我自己杜撰的,一直很喜欢用。
“Finding one intellectual counterpart” sounds more practical in words, and more do-able in action. Though intelligence is definitely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but it would be a good starting point.
9月8日
说起来真是这几天才在工作群里看到这种回1的做法,无比抵触。我也知道这么回快,也不想去judge别人,就是自己怎么也无法这么做,无论如何也要抵制自己变成洪流中的一个没有个性的数字。就算每次打个“好”也算是一种小型反抗。
9月9日
前后端调接口,调出了猜疑链。
9月11日
一直难以归因为什么某段时间我会显著地缺少在社交网络上的输出,最近有个隐约的想法,就是我更新多的时候,似乎是我的ego更加活跃的时候,或者是“你又觉得你行了”,或者是“不行,(探索有意思的世界这事儿)还得是我自己来”。
9月11日
听小宇宙时总会在一集播客的最后歌曲或收尾套话时切走,这些尾巴终究会在某一次腾不出手时一次性连续听完……
9月12日
经过反复验证,我发现点外卖时明确选了不要一次性餐具之后,商家还是会给装一份,于是反推原因,脑补出无数明明是用户点错了反而怪商家没提供并给差评的惨剧
9月12日
前几天又在某一期听到主播说“必须得承认我本质是个喜欢浪的人”(大意),我觉得经过这次gap,我也必须承认这点,而不是再去对抗或者忽略它。探索未知,或者挑战浪的极限,是构成我人生满足感中的重要组成。距离上次大浪(骑车环台)已有一年九个月,我想我得加快速度了。
9月13日
话说我早有怀疑,新版的摩拜、美团、滴滴的共享单车看起来设计一模一样,是不是找的同一家代工?如果是真的,那这几家斗了这么久,最终胜出的却是研发出这款车(确实好骑)这家代工厂对不对?
9月15日
夏天会在洗完澡后拉开冰啤酒的时候短暂返场
9月16日
两年过去,这个清单现在好像只加上了几个播客:「得意忘形」,「闲篇儿」,「宇结」,「贤者时间」。这条看起来不起眼的状态其实是个深层的希冀,还是挺希望再有志同道合者一起互相安利东西的……
9月18日
维基百科真耿直得幽默
9月19日
从《敦克尔克》我就开始怀疑,诺兰老师的耳朵是瞎了吧……
9月19日
想往回穿越多久就得真真正正一秒一秒地逆着时间生活多久,这是我看过最实诚最讲道理的穿越方式了……
9月20日
苹果公司的人真的不会遇到iOS 14「照片」组件自豪地挖掘展示出自己三年前存的小黄图这种事?
9月20日
没看《信条》之前不敢多说,看完以后再回想那些号召,或者拿“重刷”玩梗的言论,都倍感不适……我的观点是,如果真的是杰作,重刷理所当然,但……“就这”?
今天不禁又去回顾了一遍自己最喜欢的一期机核里面重轻老师的这段话,依然很认同:「真正伟大的作品是扑面而来的,不会让人费劲去解读」。
9月22日
简里里在一期节目里提到,性格有缺失的人总是想找到一个人来治愈自己,可越是这样的人找到的关系越不正常,事实上只有先修补好自己才行。还挺讲道理的。
9月24日
转眼日记又断了一个月出头了……衡量我日子过得好不好的两个表征数据看来可以是:
社交网络上好玩想法的发布频率,日记断更频率和天数。
9月25日
【自制】Maslow’s Pyramid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最上方「创造力」如果太难,可酌情替换为「好奇心」「探索欲」「寻找好玩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做替换的话,那我的那个小点儿一定可以再往上画
9月28日
我是个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力量与生活的无聊对抗的人。←这话不知能不能概括70%以上的我
9月29日
9月30日
一个一直在使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把非紧急的事情拖成紧急后再处理。
10月1日
生活雅八里非常的大变啊……
10月11日
10月14日
身为北京人对于北京姑娘没有什么褒贬,但是每次看到个人资料上来就是三个字“北京妞”总是不禁脑补这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10月15日
一个朋友推荐我听了期名为《所以,不如去大街上接吻吧》的播客,与标题无关地讲了许多与创造相关的话题,还有点启发的。
不要把创造看成多高大上的东西,保持小幅创造,保持创作者心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以及对自我的洞察。
“当你觉得不被理解的时候,可能是你表达得还不够多。”
10月16日
前一阵跟朋友介绍在up主里面比较喜欢刘毅宁,朋友吐槽说你这跟颜控追星也没本质区别,都比自己高出一截,只不过维度换成了有趣而已
10月17日
六年前的宝马(X1)打开车门像是一个毫无设计的毛坯房,喜欢工业极简风的我还莫名挺习惯的;
现在的新款一打开车门像是花500雇了个设计师非要出30万的活儿,而他采取的措施是把目光所及的所有按钮全都镀上铬,不方便镀铬的底座配上实木花纹,吓得我回家后专程分别去美国和日本官网看了一下这是不是中国特供的设计。
10月17日
陪着爸妈转4S店看了一天车,感觉像家庭团建
10月24日
和一些朋友聊了聊,似乎大部分结婚后的人对于婚姻生活的概括都是:不怎么交流。各干各的。
说好的Til death do us apart呢?这提前五十年就apart了啊?
10月25日
转眼日记断两个月了,自从又上班以后一切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好多问题堆着,但又要赶自己不喜欢的进度;由于自己不喜欢就拖延,越拖延抵触情绪就越重。当然,所谓“工作哪有轻松愉快的呢”。
距离理想生活似乎肉眼可见地变远了。In every way.
真的有“理想生活”这么一回事么?还是其实凑合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10月29日
在我爸已经把换车的订金交了之后一周,我到底还是觉得不应该换车(既不怎么开,也没太大兴趣,还要搭进去现金和按揭),于是又硬生生地把这件几乎板上钉钉的事拽了回来。这件事的意义在于,这应该是不多的我对我爸主张的事情的反抗——很可能是继大学志愿不填清华后仅有的另一次。
10月29日
“Your soul will reject the tyranny of your mind. ”这话说得太好了。
11月3日
前两天刚想到一个问题:在恋爱场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尽量维持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竞争力(最明显的是:a decent job),但实际上唯独在这件事上维持人见人爱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多做一些别人看起来奇怪而不靠谱的事情来筛掉一半的人更好。
11月3日
最近总想,Be a creator不光带来的是自我探索和输出,也是一则广告,一份向这个世界发出的广播。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没人在乎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只认识你世俗上的那一面:车子房子工作身高),只有创造者们有这个privilege让其他人类注意到你,并且注意到的是你真正想让别人注意到的那一面;最后让别人认识你或想要认识你。
11月3日
11月4日
公司流程正规起来就让人忍不住想开那种讽刺的玩笑,比如前两天刚花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开了个复盘会,今天又听说要专门组织个培训来培训如何复盘。那很自然就会想到,复盘培训会过后,还有没有「复盘培训会复盘」?「复盘培训会复盘培训」?「复盘培训会复盘培训复盘」?
11月5日
开完了复盘培训,真是忍不住想揶揄一下
11月5日
“信者得爱”这句话猛一听巨有道理,仔细一想好像本质是个循环论证……或者准确地说,是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11月7日
穿了摇粒绒的衣服之后,理解了猫为啥成天舔毛儿——你大概两分钟不注意就会发现衣服上不知为啥又沾了脏东西
11月13日
刚知道我那第一双Vans为啥完全不像个板鞋,穿起来特别舒服:原来是我阴差阳错为了好看买了侧面带红标的Pro版,据说是为职业滑板人士设计的……我虽然不是职业滑板玩家,作为一个职业浪人,也非常受用。
11月18日
工作时总想着干别的,这感觉也太像传说中减肥的人总惦记着吃东西了。
11月18日
这一期的需求一共就两个半页面,他们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产出了上万字的文档,实在令我这种非正规军出身的泥腿子叹为观止
真想把他们放到一个复杂的项目里,看他们能不能写出一部维基百科出来
11月19日
今天在干活之余清理了60G的硬盘和60+个浏览器tab,感觉人生从一团乱麻的状态中又恢复了一点掌控力
11月19日
我也是盼望能和接得住自己梗的人聊天想瞎了心了,刚才居然做梦梦见和于谦老师非常畅快地逗了半天贫
11月19日
三年多之前有个朋友找我聊想做个婚恋相关的产品,目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当时我们对这个产品的设想完全不同:我设想的是一个通过什么方法挖掘出一个人内心/思维特征然后精准匹配的人类搜索器,她设想的是看朋友圈子里有没有人匿名暗恋自己的表白小工具。
刚才刚想到,这种思路的不同反映的正是不同的需求,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如此看重聊得来,问一下每个人在这件事上到底想要怎样的工具可能会得到不同且有趣的答案。
11月23日
今天收到了发货超晚的最后一包双十一快递——一箱MUJI(毛巾浴巾手套袜子冬季拖鞋之类)。我发现这种摸起来软乎看起来暖和的东西收到之后真的会有幸福感……
11月23日
等编译的时候就切到最左边的桌面吹吹海风
11月24日
前一阵一个朋友惊讶于我看到一个年份就知道大概是哪个朝代(尤其作为一个理科生),我解释说,在那没有电子设备的初中时代,我是靠看《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朝代列表度过了无数无聊的上课时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