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
6-5
北京大兴机场
6-9
旅行总是变成历险记这事真是……可能有朋友还记得上次环台从头到尾状况不断的故事,那次自然因素比较大,今天主要怪我自己:
罪恶之源在于我出发得太晚了,出发得晚又可以归咎于在长沙逛得太狠——总之,我大概十点多才出了乌鲁木齐,大概下午两点多才开到江布拉克草原,并且仔细地玩到傍晚六点多。
等出了景区门查询到酒店路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有点危:还要四个小时才能到,就算新疆天黑得晚,到时也一定全黑了。
没办法,嗑了一颗冻干咖啡狂开。下了往东的高速一路走省道往南,过了测速区后趁着天还没全黑力所能及地快跑,总算是在天黑之前纵穿了整个天山山脉(山上几乎没有植被,但山坡有不少放羊放牛的),至少免于摸黑走山路。
紧接着是天色几乎全黑下几十公里的平原夜路,眼看着越来越看不清路,我本能地想开远光,这时一个可能学了之后就从没被想起过的知识点突然蹦了出来:没有路灯时要打开远光灯照明。我按住远光灯,一分多钟后,本次开远光的时长就妥妥超过了我成为司机快十年间的总和。
接下来麻烦的是会车。很幸运的是,我碰到的第一个对向车在离我老远的地方就关掉了远光灯,于是我瞬间也松开了远光,并且马上学会了这种规则。接下来几乎所有的货车司机在会车时都会把远光关掉(后面就都是我先一步关了),颠覆了我之前在北京时对大货车司机的印象。
但终于走完这几十公里的双向两车道省道,上了高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的印象来自于哪里:在高速上,对向车道的车辆永远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隔离带的存在让两者间无法达成互动。因此,我又一次体会回了在北京时司空见惯的大车全程远光……
按说等开到预订了酒店的城市后,状况就该告一段落了吧,不是的。由于我没有七天内核酸证明,在乌鲁木齐时又由于耽搁了时间没有做成检测,因此无法进入城区……
于是现在我在检查点旁两百米的地方停了车,准备在车里睡一晚。
6-9
作为一个昨晚在车里睡了仨小时的人,我其实能理解医疗资源不足的地方把卡子卡得特别严的做法,很支持,很科学
但开了50公里特地来做了个核酸,结果检查人员只是随意在舌根处蘸了蘸这种事……形式主义的尾巴露在最后一公里😂
6-10
今天走吐和高速(又一次)穿越天山山脉时看到这些在无比巨大的大石头山上矗立着的输电塔时,一时被感动到了,简直像是《指环王》电影里最感人的烽火传递场景的再现
6-10
34度暴晒的天气下,一位外国男性游客背着宝宝游览600年前就废弃了的交河故城
宝宝:(一脸严肃)
6-11
新疆境内的白色车市占率太高了,即使考虑到白色本来就是相当受欢迎的汽车颜色也明显高,即使没到90%,80%估计肯定是有的。为什么?避免暴晒?好出二手?
(图:江布拉克景区停车场的物种少样性展示)
6-14
Chinese pizza a.k.a 馕(图略)
6-15 00:05
今天想到,喀什收费站的收费姑娘每天收的通行卡好多都是460公里外阿克苏的固定的几位同事递出的,而她们却从未见过面。
6-15 13:04
这个英语翻译都比汉语靠谱。
@飞贼女王:我觉得汉语告示没毛病啊,经常营业,但是看到🔒的话表示你来得不巧了
@洞悉帝:“At Work!”。。。看到锁。。。“Not For You!”
6-15 14:51
没有一只鸽子可以活着飞出喀什。
6-16 16:23
为了安全这几天每天的这个时间都会找个地方停车打个盹,今天尤其困,原因非常搞笑:雨打在车上,构成了连续不断的白噪音。
6-17 18:48
刚开出叶城界,过了“欢迎来到和田”的标识,高速两旁的行道树和绿化带立刻就没有了,只有光秃秃的沙丘……对比过于明显,喀什路管段真是一米都不给多种啊……
6-18 02:15
欧洲杯观众席上因为拿着啤酒所以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疯狂庆祝只能慢慢扭的球迷太逗了。
@Kavanish:
此处要手动哈哈哈一下,以及,也会有激动到忘记自己举着啤酒的观众
6-18
昨天中途在叶城停留,路边打扑克牌的人群旁边竟然有这样一组制作如此精良的三猿像……
不说🙊不看🙈不听🙉
不敢多联想.
6-18 11:11
加油站的维族大哥:“这个咖啡买两瓶半价的活动有的。”
这语序我是按日语接收的,连“ある”两个音我都脑补出来了。
6-18
New Territory下属的各个子级行政单位在防疫上完全属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互相间各自不承认对方做的核酸,入境必须重新装模作样做一个,同时在之前一个地区如同宝贝的检测证明纸条变成废纸;从喀什地区开到和田地区,直接给车喷了遍消毒液,仿佛喀什那边是疫区一样;每个地方的认证手段也不一样,有的地方认国家政务服务的小程序,有的地方有自己专用的小程序(喀什、巴州),有的地方根本不查就能入住酒店(乌鲁木齐)。
就跟实行了联邦制似的。
6-19
看到一个小区名叫「西域都护府」,太霸气了,中二度爆表。
“你住哪?”“西域都护府”“别挨骂了”
6-20
翻了座雪山就从针叶林带变成海拉鲁大草原了,地理学这种东西知道得再多亲身经历时还是觉得有意思。
6-21 09:33
这几天照风景有个感受,相对于普通照片的比例,人眼天然更喜欢类似16:9的扁平比例,这点你可以从用iPhone横屏照相时(4:3,如果没手动调整过)切换到视频模式(16:9)的时候内心的舒适程度来体会到。而且还能补充一个更明显的对比是,把镜头切换成广角,内心的感受大部分时候是“怎么多了这么多没用的”。
我估计人类进化的结果就是喜欢观察到横向更宽广的区域,而相对来说上方的东西几乎可以忽略,下方就更安全。
6-21 12:19
我是个去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的汉族人。
6-22 08:34
冷知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央也可以收听到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视频略)
6-22
我就惊了,开往琼库什台的路是发卡弯套发卡弯的究极盘山路,而且是双向1.5车道,第一组弯道下来就直接把我干晕车了——我曾经以为司机本人是不会晕车的;同时这种乡道不像国道那样每隔一段就设停车带,于是我一边忍着晕车一边坚持开了一个多小时的究极盘山路翻了两座山,遇到第一个停车区就赶紧停下了,还有15公里打死也不再开了。
啃完前两天维族大叔阿姨送的馕,才终于恢复过来一点。
6-23
“我上了交通标志牌,你们呢?”牛说。
@我这一拳下去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大早被羊卷了。
@Jon:牛:求不要一拳打死w……哦,认成羊了啊👌🏻
6-23
下午在一个观景区停了好多汽车好多人,各自拍照熙熙攘攘,等所有车都开走之后,地上居然剩了一个这个东西……这场景太绝命毒师了……
6-23 15:41
双语标语采用了左对齐
6-24 10:23
过油肉拌面这种新疆饭馆里热门度第一的快餐居然之前在北京三十年听都没听过,有点不可思议。
6-24
@炫彩小张:怎么回事,去了新疆后好玩程度飙升
6-24 18:53
在距离北京3400公里的地方,刷橙app里面推的周围的人的时候,终于在“去过的好玩的地方”一栏里看到了有人写“北京”……
#距离产生美#
6-24 21:11
十分建议伊犁州和伊利诺伊州结为姐妹州。
6.25
赛里木湖真的蓝,虽然没进景区,在连霍高速上贴湖开了十几公里也足以体会。
为什么纬度如此高的地方的水还可以像垦丁那种纬度的海一样蓝?之前看过的科普出现了不自洽的裂痕。
顺便,赛里木湖的蓝大概比垦丁海域浅几个色号,于是显得更通透一些。
@来福福:纬度对海水颜色的影响主要是太阳直射影响海水的温度梯度→影响垂直交换→影响清澈度,内陆湖的颜色更多是看水质和周边环境色(倒影),还有空气质量(大湖倒映天的颜色) 。
6-25
过了赛里木湖服务区出来后的景观特别大气,是从高处俯视平原,两侧都是高山,左边的山上还有几排高大的风力发电阵列,一路是连续十几二十公里的下坡。可惜为了安全没有及时在停车区停下来,又一想那种场景可能也比较难用镜头捕捉下来吧(为自己不出高速返回去找心理安慰)
6-26 02:19
一直没时间写:在巴州博物馆里展出了清朝派驻军民在西域这边屯田的屯垦政策,让人不禁想到建国后的生产建设兵团制度与之的明显借鉴/继承关系
就像我一直不觉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于socialism优越性,而是来自于我们发展了两千多年继承下来的得心应手的中央集权架构。
@lastland: 在边境派兵屯田应该是西汉时期就实行的制度。汉书有「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领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为了实际民生而屯田的制度则可追溯到曹操(由其部下枣祗提出)。
@lastland:另外这篇研究可能也跟你的想法有关:网页链接 简单说就是种植稻米比小麦更需要合作,因此历史上种植稻米的区域社会联系更紧密,这在中国尤其是南方以及世界范围内都有印证。
6-27
[新话剧院 照片]
Newspeak Theater. – <1984>
6-28
我不知道一年飞多少次会对窗外的景色失去好奇心,至少我现在在飞机上还是会时不时看一下外面。这次没有坐到靠窗的位置,真是太心痒了,尤其看到靠窗的乘客在专心补觉🤣怪我没提前网上值机
乌鲁木齐飞内地最好选右边坐,可以看到天山山脉。
6-30
对于新疆幅员之大我有个可以侧面证明的观察:
我绕了一大圈去过的每个地方的所有便利店、小卖部,不管是开在加油站里还是居民楼下,饮料区最为明显的一排一定是各种能量饮料:红牛、战马、Monster、黑卡6小时(这个的广告最多,铺天盖地)(我尝试了几个,觉得都没用),然后是咖啡。在高速加油站有这些很容易理解,但在城镇居民区还大张旗鼓地摆这些就很说明问题。对于下一个有人类聚集的城镇经常在开车400公里开外的地方,这个现象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7-1
恰好在今天凌晨到北京,凌晨2点多官园桥一直到德胜门一带还是每300米一个大檐帽,安保人员们头上的瓜勒得真紧啊。
7-1 10:54
用冰牛奶冲永璞咖啡的口感相当可以啊……
7-6 19:20
把桃乃木老师的Instagram刷到底,发现她显然是整过形……
所以似乎那个问题不应该是“长这么好看为啥非干这行”,而是“因为进了这行,所以必须变好看”…
7-7
去年画了个金字塔,顶层是papi和猫助老师,被质疑:现实生活中的她们也有趣么?
前两天偶然搜到唢呐艺术大师何卡卡老师的知乎页面,虽然只有六年前短暂活跃的39个回答,依然如同预想中的一样有意思:逻辑缜密地仗义执言,独特角度的观察,不经意的幽默,不知从哪挖掘到的知识。
然后想到最近在补papi拍自己家俩猫的视频,papi在拍摄时,不写台本的时候,依然会即兴自己造梗逗自己乐。
以及年初在俱乐部房间听了几场有猫助老师的谈话,同样没有台本,她也是用极快地语速表述,并时不时把自己逗乐。
所以最终想到了最上面的问题,我的直觉一直是:“有趣”这件事很难设计出来,它通常是由“抑制不住”而产生的,类似“我想到这里有个梗不说我会死”“这么做会怎样我可太好奇了”。它会自然地渗入这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只在某些场合有趣才是不正常的
7-8
丹麦队队员“-gaard”的名字音译成“xx高”而不是“xx迦德”,听着像跟宇宙结婚的几位主播故意拗的港译
7-9
6月30号发的一天半时间内对武汉匆匆的观察草稿在即刻上目前一共有几百转赞,印证了“观察”、“对比”、“寻找事物间异同和联系”这几件事是我本能喜欢且确实做得好一点的事。虽然不知怎么继续发扬……
7-15 01:50
各个网站自行决定封禁哪个账号其实严格讲没啥问题,那个没人看的用户协议肯定写了相关授权了(例:Facebook v. Trump);但在整个网上各个平台都封某个账号,理论上还是需要有相关法律/规章和公开证据支持的吧……
7-16 00:05
BabyMetal的三个人里前两年换了一个,之后我就没咋关注过,最近偶尔刷到视频的时候还挺惊悚的:服装和舞蹈还跟之前的一样,就是转过脸的时候发现有个人的脸变了,跟做噩梦被吓醒之前的最后一帧似的。
7-19
朋友的亲人去世,共情能力强的我这几天也不好受,但这事旁人真的没法安慰啊……
尤其对于聪明人来说,你发现你想说的所有话,对方其实全都想到了。
写好了明信片之后在手中斟酌了两天,今天寄了出去。“拿着写好的信斟酌要不要寄”这种体验太前互联网了,和草稿箱里写好的信犹豫几天点击发送的感觉不一样。
7-20 12:45
灯塔1917的本子写到后面在有些页会有油手印,还挺逗的,翻看时看不出来,用钢笔写上的时候就会显现 此处终于忍不住涂黑了一整块,非常清晰,也许提供给国际刑警组织都能帮我查查是哪位德国工人装订时按上的
7-25
30岁之后才能明白的道理之一是“身体是灵魂的宫殿”这话真的不是矫情,身体不得劲的话再鲜活的灵魂也半死不活苟延残喘
7-27
“我家的虚构历史”系列居然写完一篇之后没有源源不断地蹦出选题。是高估了自己的精神分裂潜能。
7-28 13:46
说起来,第一次出国玩的时候,爱钻到各种小巷拍照片的我是担心过某个瞬间被人吼“你!拍什么呢!”这种场景的,好多次之后才真正感到放心。之前看《江城》 最后一章写1996年何伟在离开重庆之前拿摄影机留念时被一位警惕的市民呵斥制止,我想我的这种心理就是在类似的大环境中熏陶出来的,虽然肯定不会对人使用,但确实给自己上了点紧箍咒。
7-29 13:52
越来越觉得当一个站手握热搜这种机制的时候,太考验新闻伦理了。
7-29
机核上个月录了期两位老哥跟常去的居酒屋老板娘对谈的节目,自驾时听了觉得还挺好的,今天听完这个系列的第二期节目,才知道上一期节目被骂惨了……
去app了解了一下,我理解的大概原因是 1. 网友感到被冒犯的点太低了;2. 缺乏对多样性的包容和好奇。
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啊朋友们。
7-30
完全可以想象行程码里有北京的游客这两天会在新的疆土遭遇怎样的窘境……北京的一只蝴蝶扇了下翅膀,刮跑了哈密的十万头骆驼。
07-31
大心脏还是练不出来。最近一边忍不住在一边倒的评论里尽量心平气和地当Equalizer,一边在看到有陌生人回复评论的圆点时恨不得眯着眼点开查看。
8-3 22:08
Have to admit that I owe an apology to Mr.Hu, for ever mocking his motto “不折腾”.
8-3
偶然翻到2015年底写的一个时间胶囊,二十多岁的时候真是明显心态乐观啊……对待未知的未来是有信心征服的。
现在我倒还是喜欢有各种可能性的未来,还是不喜欢一眼望到头;但已经没那么有信心了。
8-4
想发出cyber hug之前总是会想一下,它太过轻易而显得不够真诚,有些时候想到这个干脆就不发了。
8-6 12:30
有时候翻自己之前发的东西,回想起自己曾经也可以是那样的,也算是场个体级别的文艺复兴运动。
8-9 01:02
这届奥运唯二的两次看直播,一次是开幕式,一次是闭幕式。
当看到圣火熄灭并折叠起来的时候,还是有点不真实感的——它这就结束了,可这与2016年时所有的想象全都对不上。
虽然这点不一样与整个世界正面临的巨大危机相比几乎不值一提,但这是个明确的时刻,在温水煮青蛙般习惯的糟糕世界中,与5年前的那个时间点有了个短暂的联结,从时间的孔道中瞥见了那时望向未来的自己。
8-12 20:47
在外向的人时不时动动嘴皮子搞搞关系就能拿到优惠、赠品甚至有时免单的时候,内向的人甚至有时还要加钱以换取“不要和我说话”的权利。至少在人情社会里,是存在事实上的内向税的。
8-13
其实我一直懒得发出与大众不同的声音,尤其在大陆的语境中,它太刺耳,有时甚至是太危险了。
但问题是,总要有人发这个声啊。
8-13 21:59
未来的网络考古学家敲开一块评论,上面大量写着:“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式的句式。
“2021年7月底到8月,”考古学家叹口气,“还得往下挖”。
8-15 09:03
有关内网的未来,一直担心的是两件事:
一是在各个层面还远没有达到完美的时候,就听信宣传觉得自己最强从而不再用学习和观察的心态看世界;
二是因为恨意就拒绝对方的一切。
8-17
把每个“鲨”好好地打成“杀”,或者全面一些,在不玩梗的时候好好地把每个汉字打对,是一件更值得做的爱国行为。
8-20
看了几眼电影宣发,朋友们,万茜是不是新一任江一燕。
8-22 06:03
我最抵触(但可能也最naïve)的是:人类不是“条件”的集合,也不该成为“条件”的集合。
8-27 11:49
看今天网上的缩写很难不觉得被骂的是自己。(注:这天爆出郑爽的某条新闻)
8-28
重温了S09E01.
“I made a promise to myself. That I’m coming back, and I’m bringing you”.
朋友,只有前半句是promise。后半句是wish。
8-29
过了七年之后差不多开始能接受HIMYM的官方结局了:生活可不就是这么屎中带点甜的么。
8-29
以及,过了七年越来越惊叹选角这件事。在“有足够的表演能力”这么强的筛选条件下,还居然能真的找到了Cristin Milioti这么个人来演The Mother。
她不仅在用了一季的时间中的寥寥十几场戏就超越了其他人八季才建立起来的好感度(对我来说似乎是两集),而且在剧终后所出演的其他所有角色(《冰血暴第二季》、《黑镜第三季》、《A to Z》等等)和参加的所有访谈都在继续增加这种好感度。
我刚看了些Youtube上的访谈视频,下面评论都在齐刷刷地赞叹她的charisma。画个靶子然后真的找到了真人——简直是现实版本的庄颜